5月22日上午,著名书画家单人耘先生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新书首发式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大厦7楼会议室隆重举行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国家督学、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,全国农业展览馆(中国农业博物馆)原党委书记王红谊,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,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、中共北京市委政研室主任周立云,国务院参事室原巡视员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陈廷佑,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、国家一级作家、著名词人蔡世平,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骆建忠,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、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瞿为民,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等领导、专家和学者出席了首发式。首发式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主办,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主持座谈会。
首发式上,40余位领导、专家、学者共聚一堂,向单人耘先生的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新书发行表示祝贺,并一同畅谈交流了鉴赏单先生诗、书、画、印作品的感受。
胡金波在座谈会上作题为《读咏农诗词做爱农之人》的讲话,他指出,单先生是当代“诗书画三绝”的代表人物之一,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诗味浓、意境美,内涵深、韵律美,佳句多、心灵美。单老的咏农诗词,就如同潺潺流水润泽着心田,让人们感受到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美妙,如同习习春风拨动着思绪,让人们走进了“诗是无形画,画是有形诗”的天地。真可谓“一笔一划见真情,情自沃土缘在农;一字一句寄深情,源头活水根在农;一标一点总关情,最美祝福献三农。农民生活之真、农业生命之善、农村生态之美,跃然纸上,骀荡心扉,让人难忘,催人奋进。”
王红谊在讲话中指出,诗歌源于劳动者的生产实践和创造,是人类文明的瑰宝。他赞赏单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,不仅身怀绝技,集诗、书、画、印于一身,造诣精深界,而且还是一位忠诚于农业教育的工作者,长期耕耘在农业院校,用他的诗情、画意、书风、印品,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为培养农业现代化人才而作出努力。
单人耘对出席首发式的领导、朋友、嘉宾表达了由衷的谢意,他回顾了自己习农、咏农、爱农的经历,述说了对于农民和农村的情怀,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并现场咏读《答谢词》:“中外古今,谁似我幸福?为爱中华乃有诗,有诗母校为宣读。爱农咏农,好诗如明烛,农耕文化世之光,一束光明万象出。母校爱我,点燃诗为烛,以诗育人光照足,学子三千皆诚朴。诚朴勤仁,诗书腴我腹。钟山学子气自华,卫岗吟者得乐至。中外古今,惟我最幸福!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,南农燃起诗教育人这支光明烛!”
出席此次首发式的还有校办主任单正丰、思政课部主任余林媛、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朱世桂、人文社科处处长周应恒,以及党委宣传部、教务处、人文学院等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、学者。
单人耘,字子西,号散虹、耘者。1926年生,南京江浦人。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。现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,南京农业大学“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”兼职教授,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研究员,九三学社社员。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林散之研究会理事,江苏诗词学会、《江海诗词》顾问。
单先生自幼师从林散之先生学画学诗,深受濡染。山水画师宗黄宾虹。学词于南京大学吴白匋教授,所作颇多新意。其诗书画参赛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,因其有师承、有造诣、有爱国爱农之蕴涵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马鸿增先生以“能承传黄宾虹、林散之两贤达的德、诗、书、画‘四清’的高人”目之。
七十多年来,单先生创作诗词三千余首,而且乐观进取,多成于患难中,不以已悲,不以物喜,“以诗为食,以诗为药,以诗为镝,以诗为臬”,爱农咏农,励已育人,把诗与学生看成是自己的生命,“浸沉翰墨,淡泊自守”。此次,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,特辑选出版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供大家研读采酌,这对弘扬中华文化,发掘、保护、传扬中华农业文化遗产意义重大。
单人耘《咏农诗词三百首》新书首发式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主办。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(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),是一个集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和信息收集与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的学术机构。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业史资料组。1955年7月,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,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。2001年6月,对相关学科力量进行整合,组建成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。
目前,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是中国唯一国家级农业历史文化专门研究机构,建设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“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”和“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“,以及一个联合创建的“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”。研究院还与美国普渡大学联合组建了“中美中国研究联合中心”,与英国雷丁大学联合组建了“农业起源与传播联合中心“,与日本相关机构联合组建了“中日农史比较研究中心”。
研究院自建立以来,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,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,共摘抄农史资料613册、地方志农史资料680册,编撰出版农史研究专着100余部,校注整理古农书18部,编辑《中国农学遗产选集》甲类(上编)丛书14册。1987年以来,研究院出版的学术专著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,其中,国家优秀科技著作三等奖1项,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国家教委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,中国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,亚太图书荣誉奖1项,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,5部专著译成日文和英文。培养博士研究生100多名,毕业生大多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,其中不少已成为学科带头人,为农业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链接:http://news.njau.edu.cn/?id=42352&m=text
类似新闻:
http://news.jschina.com.cn/system/2015/05/22/024826518.shtml
http://www.js.xinhuanet.com/2015-05/22/c_1115376219.htm
http://news.eastday.com/eastday/13news/auto/news/csj/u7ai3995079_K4.html
http://www.cssn.cn/gx/xskx/201505/t20150524_2007465.shtml